半年前我還不是超級熱衷於行山,所以不是買那些專業的行山鞋牌子
這對New Balance 610V4是在運動家特價時買的,$349
鞋底有坑紋,行碎石路不會跣
我第一次著它就已經去行鳳凰山 XD
我覺得著得舒服又價錢不貴,性價比高
2. 行山背囊
體會過在盛夏行山,深感酷熱下背脊和背囊之間不透風是超級辛苦
因此在永安百貨減價時買了人生第一個行山背囊,VAUDE SPLASH 20+5 ($469)
四百幾元的背囊,買完那刻覺得很貴,畢竟之前都沒買過超過$300的背囊
但第一次背著它在三十度高溫下行麥理徑第三段時,就覺得物有所值
背囊背部有一個網架,令背脊和背囊之間有空隙,保持空氣流通
背脊大汗淋漓時,也不覺得很熱,有風吹過時更加是涼爽爽 XD
另外,網架加上胸帶和腰帶,令背囊緊緊貼著背部
部分重量由腰部分擔,肩膊相對沒那麼累,行山時也輕鬆一點
3. 護膝
這對護膝是毅行者比賽前兩星期才買 ($80/個)
因為隊長說上年他都有戴護膝去比賽,他覺得很有用
所以我就跟他一樣,都買一對護膝去比賽
D&M護膝,買它的最大原因是因為Made In Japan XD
我覺得這對護膝很舒服,它夠厚,可以保暖
而且真的扎緊膝蓋,我帶膝傷行毅行,行到最後膝蓋都沒有痛
4. 行山杖 一支
對於行100公里山路,在比賽後段行山杖絕對是好幫手,可說是等於第三隻腳
當然比賽前半段它都有用,上樓梯,上斜坡可以幫手借力上得輕鬆一點
在麥徑第3, 4段一些難走的下坡路,行山杖可幫手作支撐點,令下坡時行得穩步一些
由第8個checkpoint至終點,雙腳已經到極限
多得行山杖作支撐,才能咬緊牙關努力拖行雙腿走完最後20公里
5. 頭燈
跟隊友在淘寶買頭燈,好像大約是70人民幣一盞
很好用,從外表看完全不覺得是劣質貨,事實上用起來它也不是劣品
三粒LED燈,很光亮
先入了三粒AAA電入頭燈,另外帶了三粒AAA電備用
足夠捱過兩晚夜行 (我用的是GP電池)
6. 後備衫 一件
歷時36小時不眠不休行山,身體不停出汗
如果由頭到尾都穿同一件衫,未免太臭了
而且長期穿著濕漉漉的衫,身體也會覺得不舒適
所以我拜託了支援隊伍帶後備衫去城門水塘燒烤場(第6個checkpoint後)給我替換
7. 後備褲 一條
本來是打算衫褲都一併在城門水塘燒烤場(第6個checkpoint後)的公廁換掉再繼續比賽
但比賽當日發現,褲子也不算很多汗,可能因為是Dry Fit
所以雖然支援隊伍幫我帶來褲子,但最後都沒有換
8. 內衣褲 一套
同樣是在城門水塘燒烤場(第6個checkpoint後)換衫時一併換新的
換完就像脫胎換骨,舒服晒!好爽!
9. 後備襪子 兩對
本身穿了兩對襪再穿上行山鞋,一對是厚襪一對是薄襪
穿兩對襪好處是cushioning夠,但令腳掌變得有點擁腫,穿入行山鞋後沒什麼空位
之後好像是在畢架山checkpoint換上後備襪,兩對都是薄襪
到底著一對還是兩對襪好,看個人需要
10. 風褸
風褸我只在四方山上大帽山頂時那段路有用
那天下午上大帽山頂很大霧很大風,超冷
本來都不打算穿風褸,因為又要由袋裏拿出來很麻煩
但太大風而氣溫又突然低了很多,不得不穿上風褸
11. 太陽油
因為比賽當日是陰天,所以沒帶
但之前幾次毅行者訓練都是在晴天下進行
如果不是穿長衫長褲又不搽防曬乳的話,皮膚絕對會被曬傷
我行蚺蛇尖那次就是忘記搽太陽油在後頸,最後曬傷了 Orz
12. 凡士林
搽在大腿內側, 腋下, 腳板底, 腳趾間,以減少磨擦,預防磨出水泡
未出發前要搽一次,中途按需要再補搽
13. 水樽 1L容量
因為每一個checkpoint都有水補給,所以不用像訓練時那樣要帶很多水上山
平均每一段都飲大約1公升的水,到每一個checkpoint都裝滿水樽繼續下一段路程
14. 毛巾
帶了一條長毛巾 (渣打馬拉松完賽後送的那條) 過了兩日一夜的行山,用來擦汗
另外帶了一條小方巾在城門水塘換衫時濕水抹身用
15. Energy Bar/Power Gel
大會提供每位參賽者一條Power Gel和兩條燕麥條
另外我自己買了兩包Power Gel和兩條阿信屋燕麥條
Power Gel在臨上雞公山, 馬鞍山前, 和在針山頂吃
以提供足夠能量捱上山頂和繼續之後的長途路
燕麥條是在比賽中途任何肚餓時候補充體力
16. 帽
遮太陽用
但比賽當天天陰密雲,結果全程沒戴過帽
17. 雨傘
雨天時用,之前毅行訓練時就試過雨天行山
麥徑第4段的路全變成泥濘路,要不就是石路很濕滑
比賽當天預測陰天,所以最後沒有帶雨傘
18. 拖鞋
比賽完成後換
行了這麼長這麼久的路,雙腳會腫脹
加上腳底會磨出水泡,這時穿拖鞋絕對比穿行山鞋舒服
我就是忘記帶,完賽後坐在禮堂等頒證書時超後悔沒帶拖鞋
其他毅行者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